Month: April 2022

北京市饮用水源保2号站客服护国际研讨会在京召开

2001年9月17日,2号站“北京饮用水源保护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市科技活动中心隆重召开。 此次研讨会旨在解决近年来北京市饮用水源存在着水量不足、水质下降的问题。研讨会由北京市林学会、中国林学会森林水文与流域治理分会、北京市林业国际合作项目办公室等联合举办。 来自德国、奥地利以及我国的森林培育、流域管理及森林水文等方面的专家、学者,2号站客服就关于饮用水源保护与发展经济的关系、水源保护林的网络化体系建设、水源保护林与全市生态环境建设的关系、水源保护法规建设、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建立稳定的水源保护林的技术与管理体系等问题进行了研讨。 我院林业所、 2号站网址森环森保所、资信所、科信所及调研室共16人参加了研讨会。科信所的李忠魁博士作了题为“北京市森林蓄水保土价值”的报告。森环所的于澎涛博士做了题为“水源保护型植被建设”的报告。

中央国家机关老干部参观团莅临我院参观考察2号站

8月27日国家科技部改革试点院所、高科技企业和民营企业联络员会议部署,中央国家机关老干部参观团分批来我院参观考察。院领导对此十分重视,2号站网址成立了由院分党组成员、纪检组组长蔡登谷负责的中央国家机关老干部参观团接待小组。院办公室、体改办、京区党委、调研室、保卫处、后勤中心、林业所、资源所、森环保所负责此次接待工作。 9月11日始,中央纪委、中央办公厅、国家公安部、安全部、劳动部、审计署、《人民日社》等单位的老干部前后9批莅临我院参观考察。 9月17日,我院又迎来了由审计署牵头、国务院体改办、中纪委、公安部、党史研究室组成的部级老干部考察团,江泽慧院长亲自接待,接待会气氛热烈而简约。参加接待的有张久荣、宋闯、蔡登谷等院领导及有关处室和研究所。欢迎接待会在科技报告厅举行。江院长在会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江院长说:在全党上下深入学习江泽民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2号站客服深刻领会、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热潮中,根据中组部、科技部、教育部和北京市政府联合组织的中央国家机关老干部参观团的接待安排,我院作为14个参观接待单位之一,在接到上级通知之后,对这项重要的活动十分重视。为了认真做好参观团的接待工作,院分党组专门召开会议,对日程的安排、参观的路线、介绍的方法和内容等进行了周密的安排,并向参与接待的直属单位下发了通知,明确提出具体要求,尽可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把参观内容安排得更加紧凑、更加丰富,把我院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成果,特别是近几年改革发展的情况,作一个比较翔实的汇报。上一周,我们已经接待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共中央办公厅等两个部门三批司局级老干部参观团。今天,我们又十分高兴地迎来了部级老干部参观团。在此,我代表国家林业局、代表中国林科院和全院广大科技人员,向各位尊敬的老领导到中国林科院考察、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 江院长指出:中国林科院是原国家科委确定的全国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改革的试点单位。“九五”期间,我院在“结构调整、分流人员、转换机制、制度创新”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每年都有新的工作思路和新的发展。目前,我院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分类改革实施方案,并被科技部、中编办、财政部列为第一批进入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改革的试点单位。我院改革与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基本经验得到了国务院领导同志和科技部、国家林业局的充分肯定。在1999年8月全国技术创新大会上,我院作了《探索一院两制,强化技术创新》的典型交流;2000年7月,在全国科技体制改革工作座谈会上,我院作为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的代表,作了题为《实行分类改革,积极推进转制》的典型发言;2000年11月24日,《人民日报》第一版以《领先一步气象新》为题,发表了我院科技体制改革的纪实报道,并配发了《早改革,早主动》的短评;2001年1月,在全国农业科技大会上,我院作了《推进分类改革,强化科技创新》的典型发言;今年6月,在全国林业科技大会上,我院作了《加强科技创新,发展高新产业,构筑新世纪林业跨越式发展的支撑平台》的典型发言。这四篇典型材料和一篇纪实报道,真实地反映了我院这几年改革试点所走过的历程和基本经验,对全国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改革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 张久荣常务副院长在会上就我院的基本情况作了简明扼要的介绍,林业研究所所长孟平就林业所概况、研究方向和重点以及所取得的成果和生物技术研究情况,2号站资源信息研究所所长鞠洪波就本所所从事的研究领域及“三S”技术在林业领域应用研究的基本情况,森林生态环境保护研究所研究员肖文发就全国生态环境监测总站关于森林生态环境及野生动植物保护的研究情况等进行了比较详尽的介绍。

首届中林绿源种苗良种推介会暨苗木商贸洽谈会在京召开

首届中林绿源种苗良种推介会暨苗木商贸洽谈会于9月7-9日,2号站网址在北京市房山区的琉璃河镇北方林木种苖高科技园区隆重召开。参加此次洽谈会的嘉宾有:宋庆龄基金会野生生物保护基金管理委员会理事长董智勇;北京绿化基金会会长单昭祥;国家林业局种苖站原站长王琦;北京市房山区政府琉璃河镇镇政府的领导;中央电视台《绿色家园》栏目的宋福民、毛世民和首都其它有关新闻单位。 参加会议的人员来自全国各地苖圃和相关企业600多人。会议由中林绿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信息咨询部经理张鑫主持。 中林绿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我院副院长熊耀国研究员在大会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和林业的发展,确定了西部大开发的伟大战略。江总书记在1997年发出了建设西北秀美山川的伟大号召,国家林业局制定了建设林业生态产业两大体系的规划和抓好六大工程的“十五”计划,今天,2号站客服我们的林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全国的城镇建设、居民小区建设、人们工作和居住环境的改善,对种苖花卉事业的需求也是前所未有的。目前,全国年均育苖面积达20万公顷,年产各类苖木200多亿株。但是,苖圃基地的供种率和良种使用分别只有30%和20%。良种基地的规模小、产量少,树种结构不尽合理,种苖质量的监督管理和日益发展的种苖市场不相适应,假品种、劣质苖在个别地区充斥市场,信息不灵,品种单一,造成苖木过热、过剩,所以质量监督、法制管理、科学管理急须加强。为了落实国家林业局种苖工作会议精神,为我国种苖工作做出自己的贡献,我们在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镇启动了种苖中心的建设,其目的就是要在北京建立一个种苖的高科技园区,这个园区的面积为1.5万亩,预期投资3亿元。园区将形成5大中心,即:种苖研究发展中心、展示推广中心、信息咨询中心、培训交流中心和商贸交易中心。 熊副院长说:园区的建设将以市场经济的供求管理,开放合作式经营,最优惠的政策来支持。 熊副院长表示,热忱欢迎各界朋友加盟,共同建设,为种苖中心,为首都生态环境的改善及把首都建设成国际一流的大都市贡献我们的力量。  会上,董智勇理事长及单昭祥会长在会上分别作了重要发言。 开幕式礼毕,鞭炮齐鸣,锣鼓喧天,当地村民自发地组织的秧歌阵容,欢快地扭了起来,敲起了腰鼓,很是热闹,把大会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同时,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们在展位前精心展示自己的作品――种苖及各自的简介,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友好洽谈。尽管天上飘着小兩,但一点也没影响大家的情趣和兴致及洽谈的进程,70个展位不够用,不少来宾只好寻找一切可利用的位置冒雨进行热烈的交谈,都顾不上撑开手中的雨伞。 除了种苗洽谈外,还有一个摆放着两台机器的展位吸引了众多代表,据展位负责人介绍说:这是中林绿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及山东文峰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开发研制生产的JQ60型苖木平茬机和切穗机。 这次洽谈会取得了预期的效果,2号站扩大了我院的影响和交流的范围,为我绿源公司今后工作的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江泽慧院长一行视察林产化2号站客服学工业研究所

10月31日,2号站网址江泽慧院长一行赴江苏南京视察我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视察期间,林化所主要领导班子就四年来取得的重要成绩和目前发展情况向江院长一行做了详细全面的工作汇报,听取汇报之后,江院长在该所全体中层以上干部参加的职工大会上做了重要讲话。陪同江院长视察工作的领导还有国家林业局人事教育司关松林司长、造林司范建平副司长、科技司黎云昆副司长及金旻副院长等。 江院长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林化所在在深化改革、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不断提高技术创新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加速人才培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她说,林化所从1984年被林业部确定为开发研究单位由事业费开支改为有偿合同制的改革试点单位,到1986年进行所长负责制试点,一直到1996年被确定为院科技体制改革试点单位,在科技体制改革方面一直走在全院的前列,较好地起到了示范和带头作用。特别是通过改革,全所广大科技人员和职工的思想观念发生了较大转变,市场意识、竞争意识、风险意识以及希望改革、关心改革、支持改革的愿望明显增强,2号站客服为进一步深化改革奠定了群众基础。 江院长在讲话中指出,当前科技体制改革的形势发展很快。先走一步,就能抓住时机,争取主动;犹豫徘徊,则可能丧失机遇,造成被动。她说,林化所作为全院分类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大科技人员和职工群众,特别是领导班子和在座的各位中层干部及科技人员,要认清改革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进一步统一思想,转变观念,增强改革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积极投身到改革的实践中去。 江院长说,中国林科院把林化所确定为向企业化转制的科研机构。是从全院和林化所的实际出发,为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而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林化所经过十多年改革的努力探索,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必然选择。 她指出,今后林化所改革的重点是在建立一套灵活有效、能够调动广大科技人员和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的激励机制的基础上,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进一步加强国家林产化学工业工程中心的建设。依托工程中心创造更多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成果和具有行业特色的名优品牌及产品,使工程中心真正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孵化器和技术辐射源。使林化所尽快成为我院第一个产值超亿元的单位。同时,充分发挥自身的科技、人才优势,承担为江苏省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和经济建设服务的任务。 林化所作为我院改革试点和企业化转制的重点单位,多年来,结合具体实际,全所上下坚持”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科研为基础、产业为支柱”的办所方针,截止目前,已形成稳住一头,保证研究,放开一片,发展产业,改革整体推进的”一所两制”格局,在体制改革,技术创收,产业开发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全所国有固定资产总额已达到4800万元。1998年,产业效益(利润)首次在历史上超过了技术转让的收益,成为该所经济收益和自我发展资金的主体。国家林产化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主体技术居国内领先水平,部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初步具备了在林产化学主要领域进行工程化研究开发的条件,工程中心产值已占林化所产值的大半比例。 此前,金旻副院长于10月27日抵达林化所,组织召开了分别由所领导班子、中层干部、离退休干部以及民主党派人士等科技人员参加的座谈会,2号站就林化所近来几年在林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科技体制改革等方面取得的重大突破和重要成绩以及现存的突出问题等进行了交流和探讨,就林化所今后向企业化转制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等交换了看法,统一了认识。

江西省孙用和副省长一行2号站来中国林科院参观考察

12月11日,2号站江西省孙用和副省长一行来中国林科院参观考察。这是我院与江西省人民政府签订科技合作协议后,江西省领导推进院省合作的具体行动。国家林业局党组成员、中国林科院院长、江泽慧,院领导张久荣、蔡登谷、金旻,我院相关研究所和职能处室领导及有关专家出席了座谈会。 江泽慧院长在座谈会上说,中国林科院在我国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有较强的科技优势,这种布局为我院与江西的全面合作创造了有利条件。江院长强调,目前中国林科院的科技体制改革已进入实质阶段,国家林业局要求林业科技在新世纪到来之际,要有大的发展,2号站平台官网并支持林科院进一步推进改革,提高科技支撑能力。局党组对我院林业遥感与信息技术方面的重点实验室的建设非常重视,希望我们加强“3S技术”等高新技术在林业中的应用,以推进数字林业的发展。这些工作也有利于林科院和江西省的全面科技合作。 孙用和副省长在会上说,这次来林科院有三个目的。一是进一步了解、认识中国林科院;二是进一步落实江西与林科院全面科技合作协议的相关内容的执行;三是希望林科院的领导、专家经常到江西走走,积极开展项目合作。 会议由张久荣常务副院长主持,她代表中国林科院对孙用和副省长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向客人介绍了林科院的基本情况。我院博士生导师彭镇华先生和院、所有关领导也在会上作了发言。 孙用和副省长一行还参观了中国林科院展览室、资信所重点实验室和院网络中心。陪同孙副省长前来考察的客人还有江西省林业厅厅长严金亮,2号站注册副厅长魏运华等。

我国林区信息上网了“数字林业”方案初定预计今年能够启动2号站注册

近日,有媒体报道我国将建数字林业系统,只需通过网络就可以了解全国林业的各种状 况。究竟什么是数字林业?何时能够建成? 昨天,2号站号站记者与该项目的主要负责方、中国林科院资源信息所取得了联系。 据介绍,所谓 “数字林业”,简单地讲就是运用数字化手段表现真实的林业状况。该系统的数字化主要有两 方面涵义,一是基于3S技术的林业信息数字化,即通过遥感(RS)进行林业资源信息的图像采 集,以地理信息系统(GIS)为管理平台进行数字分析,通过全球定位系统(GPS)进行林业信 息的空间定位;二是对这些数字信息的储存、处理、传输和应用。 据了解,数字林业系统可提供给用户有关林业的基础数据、林业专业知识、科研成果、人 才等静态信息以及林地、森林、林木、湿地、荒漠等资源及相关环境和人为经营活动的动态信 息,还可对林业各种信息进行自动提取、统计分析、辅助决策等。该系统不仅面对林业及其相 关行业,全社会各级用户(决策者、经营者、生产者、其他人员)都可根据自己的需求,2号站平台官网实时 调用和获取自己有用的信息。 据林科院有关负责人介绍,“数字林业”的建设目的是从全国的角度,为林业行业构造一 个统一的立体的开放式信息集成系统,可以为林业建设提供一个更加广泛、更加形象化的信息 处理环境及其支撑工具,推动营林、林业生物技术、林产工业、森林保护、森林经营管理等技 术的信息化进程,进而在更大和更广泛的范围内进行空间信息的综合研究应用,最终形成我国 的“数字林业”。 据悉,该项目方案日前刚刚通过专家组论证,还需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如果顺利的话,预 计今年能够启动。届时,只要拥有一台电脑,2号站注册通过互联网就可以及时准确地了解全国林业的各 种真实情况。

学习江总书记“七一”讲话辅导报告会在院举行2号站注册

根据江院长指示,我院京区党委于9月5日上午在科技报告厅举办了学习江总书记“七一”讲话辅导报告会。 报告会由张久荣常务副院长主持,京区党委书记宋闯、副院长熊耀国、副院长李向阳及京区副处以上干部、党务干部、工会干部及团干部140余人出席了会议。 辅导报告的题目是: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是如何发展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主讲人:中共中央党校张荣臣副教授。 张副教授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列宁的贡献和苏共党的建设的失败、“七一”讲话的十大创新、我们的责任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和辅导,2号站深刻地阐述了对学习江总书记“七一”讲话的认识和切身体会。尤其在谈到“十大创新”时,更是深刻具体,十大创新内容如下: 1.第一次提出了两个转变的思想。 2.第一次提出要研究共产党执政的规律。 3.丰富了党的性质的内容。 4.提出了党的阶级性和先进性的关系。 5.提出了吸收新党员应该掌握的标准。 6.回答了一个政党先进性的标准。 7.提出了健全党的工作机制问题。 8.第一次提出了“通过发展党内民主,2号站平台官网积极推动人民民主的发展”;   9.提出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辩证统一。 10.说明了正确看待共产主义的思想方法。 最后讲到“我们的责任”。张副教授具体从我们今天所面临的现实出发,要“居‘安’思危”;“坚持改革,坚持创新”,认真学习江总书记的“七一”讲话精神及江总书记对改革的创新精神。 这次报告会丰富生动,从历史的和世界的角度分析了共产党党建理论的创立和发展,论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使命,对我们更加深入认真地学习江总书记的“七一”讲话深有启发。 张久荣副院长在最后讲话中指出,近期,2号站注册各单位党组织要继续把学习江总书记“七一”讲话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来抓,通过学习研讨,指导我院的党建工作和即将启动的社会公益类科研院所的科技体制改革工作。院分党组学习中心组将在近期再次组织深入学习研讨活动。

“21世纪论坛—-绿色与环保’2001”会议于北京隆重开幕

2001年9月4日,由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中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中国国家林业局共同组织的“21 世纪论坛—-绿色与环保’2001”第一次专题论坛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 本次会议组委会主席由全国政协副主席宋健担任,2号站中国林业科学院院长江泽慧任组委会秘书处秘书长。 本次会议的主题是:绿色与环保。本次会议探讨人类共同关心的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中的重大现实问题,旨在协助政府制定更有效的环境政策。 在开幕式上,论坛组委会主席宋健致了开幕词,2号站平台官网组委会副主陈邦柱做了主旨讲话,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国家林业局副局李育才、联合国环境政策与法律局局长巴克利.肯特、全国人大常委、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涛分别在开幕式上作了演讲。 本次会议具有广泛的国际性和参与性,有关国际组织的代表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知名专家学者将于会发言,2号站注册中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中国国家林业局高级官员和林业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领域的团组织、知名人士、企业家、金融家将到会畅论。我院领导江泽慧、张久荣、宋闯、张守攻、蔡登谷、金旻以及有关专家出席了开幕式。

三江源头寻梦人2号站注册

青藏高原又称“世界屋脊”,是我国三大江河黄河、长江、澜沧江的发源地。这里的生态环境直接关系到长江黄河这两条“母亲河”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和林业六大重点工程建设的全局。为了保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国家筹备在地处青海省境内的青藏高原部分建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2001年7月13日,中国林科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杨忠岐副所长带领的三江源科考队一行开始对长江、黄河、澜沧江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科学考察。考察队根据三江源的实际分为三组进行工作。考察期间科考队员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对三江源地区性区的生态类型、地貌特征、水文、湿地、冰川及分布作了实地考察,并对河流水文特征,野生动植物资源状况及保护对策、生态环境恶化的成因及治理对策等进行了多学科的全面调查,揭开了三江源地区的神秘面纱,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建设收集了极其宝贵的资料。 黄河源头寻梦人 作为林业战线的一名工作者来,去黄河源头进行考察是一种常怀的梦想。 对于森环所杨忠岐博士来说,去黄河源头寻梦之路,却被危及生命的严重高原反应和冠心病所阻挡。7月15日刚刚带领考察队黄河组的同志离开西宁,到了海拔3800 米的温泉时,他便有了显的高原反应:头痛、呼吸困难。队员们纷纷劝他返回西宁以防不测,他却婉言谢绝了同志们的劝说,坚持与大家一同直奔黄河源头海拔最高的扎陵湖-鄂陵湖地区考察。但到了果洛自治州的玛多后,杨所长再也坚持不住了,强烈的高原反应使这位曾在科研路上从不屈服的科学家无可奈何地倒下了。玛多虽然是个县城所在地,但远不如我国东部地区一个小村庄,海拔达4300米,还没电,加上处于一种特殊的地磁小环境,人称青藏高原上的“鬼门关”。整个夜里杨所长昏迷了好几次,随行的大夫及队员心都要缩成团,靠吃了7次速效救心丸才熬到天亮,才被扶上紧急返回西宁的车。但到了西宁经过一个星期的治疗,他严重的高原反应还没有丝亳减轻的迹象,反而愈来愈重,这时他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高原。现在他虽恢复了健康,但他一想到夙愿未了,总是嗟叹不止,这是壮志未酬的英雄之叹。 就在杨所长高原反应非常严重的那个晚上,其他的队员也出现了程度不同的高原反应。情报所的李忠魁博士夜不能眠、头疼欲裂,脉搏跳动达每分钟130次,就连素来对健康很自信的魏建荣也出现了恶心、头疼,周立志博士和黄桂林高工都食不甘味。可这些高原反应不过是这片神秘的土地给这些探险者们的第一道警告。当考察车行进在只有仅3米宽的倾斜山路上时,魏建荣、李忠魁与司机开起了关于生与死的玩笑。生与死这个永恒的主题,在那个辽阔、寂静的高原上被人们用一种调侃的语调来谈论时,却另有一翻滋味在心头。他们实实在在面对那瞬间可能发生的一切。能会发生的一切!当我们见到魏建荣和李忠魁并与他们谈论起曾有的险境时,他们只是说:“能去高原参加科考,我们感到非常幸运,比起索南达杰我们不算什么。”索南达杰是一位为保护藏羚羊而献身的烈士。但我们心里知道,在保护人类家园的天平上,他们是同样的无价。 长江源头化艰险 在长江流域长大的李迪强博士则对长江更是怀有独特的情愫,去长江源头则是他久怀的梦想。但当他们离开西宁向长江源头进发时,他才意识到这种实现梦想的过程是那样的艰难。 对李迪强来说,那些装在尼龙袋中半生不熟的羊肉对他来说已不是一种享受简直就是一种煎熬。但为了增强体质完成任务,他还是强迫自己用藏刀割下一块又一块难以下咽的羊肉,塞进嘴里强咽下去。虽然这样,但这种毫无食趣而言的进餐程序已使他与这块神秘的土地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苏化龙也能上高原?许多人惊异地说,因为大家都知道他曾做过心脏手术,有这样病史的人上高原是十分危险的。但作为一名科学工作者,他毅然背起他所喜爱的摄影器材,与大家一齐跋山涉水,就在为拍摄难以爬上去的位于峭壁上的雪豹洞的时候他几乎从山顶上滚下来,但他的第一反应是象母鸡保护小鸡一样紧紧地抱着他的摄像机。 杨正礼博士曾援藏6个年头,先后9次踏上青藏高原,高原反应是他的“老朋友”。但这次科考初期大家便连续在4600米以上的长江源头区工作和食宿,反应也很大。他一方面调整身体,深入社会、野外调查,一方面帮助大家消除恐惧情绪,克服困难,并与同志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但当我们有机会见到他时,他却淡淡地说:“最伟大的是在高原上工作和生活的干部及群众,还有在考察中比我们更艰苦的后勤人员和武警战士,如果没有他们的帮助和支持,我们无法完成这次科考任务”。 “爆胎”这个词若置于词典中会有轮胎爆炸之类的解释,但这个内涵简单的词在考察路上不但被高频地使用着,同时又被以“14”这个数字加以量化。而这种量化的背后则有摄影机摄不到、我们的笔无法触及的辛苦和劳累。 澜沧江头宿荒野 作为亚洲重要的国际河流的澜沧江,2号站对它的保护则不仅具有生态、经济意义,而更重要的是国际政治意义。 在澜沧江源头考察小组中,61岁的组长李建文研究员是被医生禁上高原的,但由于他的一再恳求,医生再也无法拒绝他的执着。在考察路上,他对各位队员的工作进行细致的安排,而且还悉心照顾着他们的生活,他的以身作则使队员们深受鼓舞和教育。 在考察途中,越野车一次又一次地陷于沼泽中,李老师也同他们的队友马强、韩景军一齐卷起裤管踏进沼泽。和其他组的队员一样,他们常住扎在破庙中,荒野里,对于爱幻想的人来说,这种生活该很浪漫,但对于身负重任的考察队员而言,这种席地而眠,露宿荒野的艰苦生活早已没了诗意。 在考察途中,年轻的队员韩景军患上了“带状疱疹”,2号站平台官网这种病俗称“缠腰带”,发作时疼痛难忍。本该返回治疗的他为了不影响考察工作的进程。依然坚持与大家一同完成考察任务。有时他们小组宿营在四处漏雨的废弃寺庙中,尚有水食,但有时汽车抛锚于荒山野岭,治疗就十分不便,但他硬是强忍了常人难以忍受的疼痛坚持了下来。这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考查队员的故事,这样的故事还很多。 转眼已是初秋,科考队员们结束考察亦近半月。现在,他们正紧张地进行标本鉴定、资料整理、数据计算等内业工作。在他们考察的一个月里,不但对原定的核心保护区而且对缓冲区内的植被、野生动物、社会经济,人口、交通、工矿业生产、畜牧业发展、民族民风、水旱灾等进行了调查,并与当地政府、群众就保护森林、湿地、水源、野生动物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建立自然保护区的许多宝贵建议。 在这不寻常的一个月里,他们的足迹到达了一系列生命禁区的山脉:阿尼玛卿山、昆仑山、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和可可西里山,行程一万五千多公里,2号站注册考察地区海拔平均在4000米以上。他们克服了重重困难,栉风沐雨、风餐露宿,胜利而圆满地完成了既定的考察任务。

热烈欢迎郭泉水同志援藏胜利归来2号站注册

8月22日,2号站森环森保所举行了“郭泉水同志援藏归来欢迎会暨援藏报告会”,张锡津书记主持会议,郭泉水同志做了“援藏工作汇报”,院人事教育处陈建业处长、京区党委办公室主任王伟新应邀参加了会议。 郭泉水同志是中央国家机关第二批援藏干部。他克服了工作、家庭及生理和心理上的种种困难,出色地完成了三年的援藏任务。正如他在报告会上所讲,三年来,他心中一直抱有一个目标,那就是:无愧于中国林科院,无愧于西藏高原生物研究所,无愧于西藏人民。他脚踏实地地实践了他的目标。 欢迎会上,郭泉水同志从政治学习、工作简况、收获和体会三方面总结了自己的三年援藏生活。援藏期间,他严格按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2号站平台官网在思想上和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时时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激励自己,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本着为西藏服务,为西藏的林业服务,为西藏的林业科研服务的思想,三年来除主抓西藏农牧学院高原生态研究所的科研和科技开发工作外,还为高原生态研究所争取科研课题8个,总经费130.5万元,为高原生态研究所的科研注入了活力。在谈到他的工作成绩时,郭泉水同志说,援藏期间他所取得的一切成绩都离不开自己所在的研究室、研究所和林科院领导的关心和支持,离不开西藏农牧学院的正确领导,离不开自己家庭成员的支持。 会上陈建业和刘世荣所长对郭泉水的援藏工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热情的赞扬,并号召全所职工向他学习,以“三个代表”的思想为指导,2号站注册搞好科技体制改革和科技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