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2号站代理

2号站“喀斯特山区林草间作生态恢复技术引进”项目通过现场验收查定

7月5日-6日,由荒漠化所承担,2号站贵州大学和贵州省林业规划调查院协作的国家林业局“948”项目“喀斯特山区林草间作生态恢复技术引进”通过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科技司组织的现场验收查定。查定专家组由贵州师范大学科技处处长龙健教授和安顺市农业农村局土肥站周庆举高级农艺师等组成。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科技司刘庆新博士,以及项目组成员及相关管理部门负责人等参与查定。 专家组一行到贵州省关岭县花江镇现场查看了项目林草间作试验示范基地,现场抽样测定了林草间作牧草平均株高生长量,就牧草混播、生长调节剂增产、以草养畜、林草间作效益及其在喀斯特山区石漠化治理前景进行了现场质询。 项目负责人、荒漠化所姚斌副研究员就项目技术成果背景、引进情况、交流访问、技术培训、指导和示范点建设情况作了汇报,介绍了引进的林草间作生态恢复技术的消化、吸收及试验示范推广情况。项目协作方贵州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副院长刘方教授介绍了依托该项目申请的相关项目在贵州其他市县进行推广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与会人员就林草间作生态恢复技术在喀斯特山区生态恢复及对示范区农户开展精准扶贫的潜力进行了探讨。 项目执行期为2013-2017年,2号站平台官网项目在贵州典型喀斯特生态脆弱区关岭县花江镇和普定县马关镇建立各为20亩的林草间作实验示范基地,开展多次现场技术指导培训,申请林草间作生态恢复技术发明专利1项,发表项目第1标注科技论文5篇,培养研究生2名,依托项目1人获国家留学基金委访问学者资助外访1年。 项目查定示范点位于关岭县的北盘江峡谷区,山高坡陡,属于典型的喀斯特环境脆弱区,现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区和石漠化治理重点区。石漠化是我国西南喀斯特连片分布区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对于开展生态恢复治理而言,由于海拔、气候还有土壤严重流失的原因,喀斯特地区25度以上的坡地,种树要10年以上才能见效。我们试验示范的林草间作新方法变单纯种树为林草间作,种草当年就可见效,变荒坡为草坡,再向草坡要牛羊,这种在退耕地里种草,以草养林,以草养畜,2号站注册以畜粪产沼气的治理模式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兼顾的良性循环,带来了“一石几鸟”的效应,为西南喀斯特山区生态恢复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思路,具有良好的示范推广潜力。

“重要农林产品现代加工质2号站注册量提升共性技术标准”项目2019年度工作推进会召开

7月3日,2号站“重要农林产品现代加工质量提升共性技术标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年度工作推进会在木材工业研究所召开。项目负责人段新芳研究员主持会议,2号站注册项目和课题负责人及主要成员参加会议。 会上,项目和课题负责人汇报了工作进展情况及下半年工作计划,2号站平台官网与会人员学习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综合绩效评价工作规范(试行)》(国科办资〔2018〕107号),讨论了项目一体化实施工作方案和项目验收准备工作。

湿地所召开院基金2号站平台官网项目结题验收会

近日,湿地所组织召开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结题验收会,对2019年6月到期的14项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进行验收,2号站其中所基金5项、院基金9项。验收专家组成员由中国林科院院部、林业所、森环森保所、资源所、科信所、新技术所和湿地所等单位的10位专家组成。中国林科院副院长崔丽娟研究员、森环森保所所长江泽平研究员为专家组组长。所党委副书记王建兰(主持工作)主持项目验收会议。 验收会上,专家组认真听取了14个项目负责人的工作汇报,仔细审阅了验收材料,针对项目研究内容的执行情况、合同指标完成情况和经费使用情况进行了评分,2号站平台官网经过质询讨论、综合评议,一致同意“湿地植物芦苇体内汞富集机制和光谱表征研究”等10个项目通过验收。其中“排水对高寒沼泽湿地碳通量的影响和模拟”项目被评为优秀。 针对项目执行过程中的难点、国内外形势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专家组进行了一一点评,并提出了具体指导意见和建议。希望在项目执行中强化契约精神,保证合同规定的各项指标顺利完成。针对湿地所科研情况,院科技处相关负责人从项目管理角度分析了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的整体概况和未来发展方向,希望湿地所青年专家积极参与,并关注国内外发展动态,2号站注册通过不断学习,全面增强自身科研素质。鼓励大家要以院所基金为基础,积极申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自然基金等其他重大项目。 湿地所科研处、各项目负责人及相关科研人员共30余人参加会议。

2号站“通导遥一体化林火监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启动会在华林中心召开

6月28日,2号站中国林科院院基金重点项目“通导遥一体化林火监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启动会在华林中心召开。中国林科院副院长黄坚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资管处处长陈明山、项目负责人森环森保所研究员田晓瑞分别主持。 陈明山从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关键技术、预期成果、考核指标和项目管理等五个方面进行了全面介绍。阐明了本期研究目标和重点,确定了以森林火灾风险评估、林草燃烧信息早起发现方法、基于众源地理数据的林区人为火源监控技术、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示范为主要研究内容,介绍了主要技术路线。各专题项目负责人分别围绕各自研究目标和年度考核指标,进行了汇报。 黄坚肯定了该项目的实施目的和立项依据,2号站平台官网并就项目实施提出具体要求,一要确保项目质量,保证项目成果具有可复制、可推广性;二要通过项目实施促进实验基地发展;三要注重加强协调管理部门、研究所和实验基地之间的关系;四是相关实验基地要积极配合项目实施,规范合理使用经费;五要应用先进的理念,聚焦项目重点,把工作做得更扎实更深入,推动行业内关键技术的发展。 与会专家围绕项目实施提出了意见建议,2号站注册要注重数据安全;要进一步明确目标,制定更精准的技术方案;要突出实现林火监测的多功能一体化;要注重先进技术的应用及整合;要紧密结合时代和行业的需求。 “通导遥一体化林火监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组主要成员和华林中心科研人员20余人参加会议。

热林中心两项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通过验收2号站注册

6月18日,应中国林科院科技处委托,2号站热林中心组织专家对中国林科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凋落物分解、氮矿化和树木生长对减雨的响应”和“珍优乡土树种米老排速生良种选育的研究”进行验收。会议由热林中心副主任贾宏炎主持。 验收专家组由热林所研究员曾杰、森环森保所副研究员王晖,热林中心研究员蔡道雄、教授级高工郭文福、高级工程师贾宏炎、副研究员谌红辉组成,组长由资源所雷相东研究员担任。 验收会上,专家组通过听取项目负责人汇报、检查项目执行情况和查阅项目成果,2号站平台官网并经过质疑答辩与讨论,一致同意两个项目通过验收。 “凋落物分解、氮矿化和树木生长对减雨的响应” 项目以南亚热带红锥和马尾松人工林为对象,通过减雨控制实验,开展了凋落物分解、土壤氮矿化和树木生长对减雨的响应研究。结果发现在减雨处理下,红锥和马尾松人工林的土壤净氨化和矿化速率主要由土壤有效氮控制,2号站注册而净硝化速率受土壤湿度、无机氮和微生物共同作用,具有创新性。该研究为预测和制定适应降水变化人工林生态系统健康可持续发展策略提供理论依据。项目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篇,获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项。 “珍优乡土树种米老排速生良种选育的研究” 项目收集了广西、云南和广东的58个米老排家系,营建了40亩的米老排种源家系试验林;初步筛选出3个适合桂西南地区生长的米老排家系QS8、BY4和MD1。该研究为选育米老排优良品种提供了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项目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篇。 中心科研处、各研究室全体科研人员32人参加会议。

5项热林中心科学基金项目通过验收

6月18日,热林中心召开科学基金项目验收和中期检查会议,会议由中心副主任贾宏炎主持。 中国林科院资源所研究员雷相东等组成专家组,通过听取项目执行情况汇报、查阅相关资料、现场答辩和综合评议,同意“米老排天然更新机制及其更新林经营技术研究”“灰木莲有性生殖过程及其败育机制的研究”“广西大青山西南桦人工林经营模式研究”“格木米老排人工林修枝技术研究”及“米老排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与评价”5个项目通过验收。 “马尾松种子园丰产技术研究”等10个科学基金项目负责人作了中期汇报,专家组详细了解各项目研究进展和研究任务完成情况,对下一步工作安排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贾宏炎在会上指出,热林中心科学基金项目旨在解决中心生产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推进科研与营林生产紧密结合,鼓励科技人员以科学基金项目为基础,积极申报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广西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其他各类项目,同时要加强项目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及时做好验收项目材料归档工作。 中心科研处、各研究室全体科研人员共32人参加会议。

亚林中心召开第七次森林2号站平台官网资源二类调查工作推进会

6月14日,亚林中心组织召开第七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工作推进会,传达学习江西省二调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明确全省二调督导与质量管理评价工作事项的通知》,2号站会议由亚林中心副主任钟秋平主持。 会上,亚林中心二调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负责人汇报了二调工作进展情况及下一阶段部署,各场(园)就调查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充分交流。 亚林中心党委书记张殿松在总结时强调,2号站平台官网一是中心上下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全力推进二调工作,场(园)要抓住天晴有利时机,抓紧调查,确保6月底前完成中心调查任务;二是树立一盘棋思想,提前介入仙女湖、高新区二调前期准备工作,统筹考虑两区二调工作进度;三是做好安全工作,确保中心和新余两辖区内调查工作按时按质按量完成。 亚林中心纪委书记邓宗付,党委委员、人教处处长邓文清,2号站注册副主任刘国龙及各基层单位负责人等参加会议。

北京林机所5月改革进展情况2号站

1、所领导班子认真学习院拟出台的第二批8个改革配套文件;经过认真讨论,2号站注册提出修改建议,上报院体改办。 2、所领导班子根据院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修订“北京林机所转制方案实施细则”,并组织起草了北京林机所“岗位聘用合同制暂行规定”等四个第一批拟出台的改革配套文件。 3、所党支部书记路健主持召开由全体党员和积极分子参加的党员大会,2号站平台官网对我所“转制方案实施细则”和四个拟出台的改革配套文件从基本思路、遵循原则和政策依据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并组织与会人员进行讨论,充分听取党员和积极分子的意见和建议。 4、所体改办召开非党员职工座谈会,向大家介绍了我所“转制方案实施细则”和四个拟出台的改革配套文件,并通报了我所前阶段改革工作有关情况,为下一步开展讨论、广泛征求意见创造条件。 5、按照局分类改革实施工作计划“基本解决北京林机所生产基地等转制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的精神,在前阶段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北京林机所生产基地的报告”,2号站并以“林机研字[2002]02号”文上报院。

竹子中心5月改革进展情况2号站注册

为指导和配合竹子中心转制工作的顺利开展,五月十七日,2号站中国林科院李向阳副院长,院分党组成员、纪检组蔡登谷组长;基建处高伟副处长、易进同志;综合监督办公室涂燕副处长;财务处崔国鹏同志及院办何晓琦同志等一行七人前来竹子中心检查指导工作。 在听取中心王树东主任就国家林业局(原林业部)竹子研究开发中心建设项目的资金使用情况后,由高伟副处长和涂燕副处长具体负责指导,2号站平台官网对建设工程项目进行清理、决算、复核。同时院办何晓琦同志对中心多年来的文书、声相、会计、基建项目中的合同、文字材料、工程蓝图等各类档案进行了收集、整理、建、归档工作。这样为竹子中心资产的交付使用和中心转制工作的操作作了前期准备,2号站注册为中心今后的发展和各项工作正常有序地进行做了很好的铺垫。

亚林所5月2号站注册改革进展情况

一、继4月25日-26日召开所职工代表大会,2号站审议通过所改革实施方案后,4月27日-5月4日,根据职代会提出的建议何意见修改实施方案、并提交所改革领导小组讨论。 二、5月5日以文件形式(亚林所2002年13号)将所改革实施方案报院。 三、5月10-15日根据院分党组指示,修改实施方案;5月16日报国家林业局改革实施领导小组并获得批准。 四、5月17-20日,根据所改革实施方案,进行分解、细化、制定改革实施方案细则。 五、5月21日召开所改革实施领导小组会议,研究确定改革实施工作细则、程序及日程安排。 六、5月22日公布岗位设置方案、应聘条件、岗位职责和岗位待遇,以及岗位招聘程序及日程。 七、5月23日-24日首席专家、资深专家提交应聘意向表,所组织进行资格审查,公布首席专家、资深专家应聘人员名单及竞聘方向。 八、5月24日-26日: (1)科研人员双向组合、组建研究小组,联合填报应聘书; (2)管理岗位竞聘人员填报应聘书,2号站注册所组织进行申报材料审核和资格审查,公布应聘人员名单。 九、5月27日-31日工作安排: (1)5月27日召开管理及实验技术岗位聘任提名委员会,答辩、评议、提名。 (2)5月28日研究岗位应聘人员提交应聘书,2号站平台官网所组织进行申报材料审核和资格审查。 (3)5月29日-5月30日召开首席专家、资深专家聘任提名委员会,由首席专家和资深专家代表其组合的研究小组答辩,提名委员会评议、提名(包括首席专家、资深专家及研究小组成员)。 (4)5月31日:召开所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聘任人员;所聘任工作小结;首席专家聘任结果报院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