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ar: 2022

2号站网址我院召开深揭狠批肃清“法轮功”余毒大会

12月25日,院京区党委组织召开了“深揭狠批肃清 ‘法轮功’余毒大会”。会议由院分党组成员、纪检组组长、京区纪委书记蔡登谷主持。国家林业局直属机关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杨建新同志,青龙桥街道办事处工委书记范竟同志,青龙桥派出所副所长王文韬和民警张雪光同志,副院长熊耀国、金旻等在院领导及京区各所(中心)党政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党工青妇委全体委员、各职能处室(公司)党支部委员、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专家代表、职工和家属中原“法轮功”练习者等近120人参加了会议。 最近,在江院长和国家林业局直属机关党委的直接领导下,2号站网址院送科信所谭秀凤、调研室唐爱萍、人教处邢景珍三位同志参加了中央国家机关工委举办的昌平第九期、第十期法制教育学习班,其中谭秀凤、唐爱萍两位同志还参加了中央国家机关第六期深化教育学习班。通过学习,三位同志彻底摆脱了李洪志及其“法轮功”的精神控制,与“法轮功”邪教组织和李洪志歪理邪说彻底决裂。为了深揭狠批李洪志及其“法轮功”的歪理邪说,肃清“法轮功”的余毒,她们以自己的昨天和现在,控诉李洪志及其“法轮功”对她们的身心毒害及她们痴迷“法轮功”造成的影响。她们的控诉和批判使与会同志实际感受到与“法轮功”斗争的长期性和复杂性,2号站客服以及1999年以来党和政府处理解决“法轮功”问题的重大决策和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正确性。 会议首先由参加中央国家机关党工委举办昌平第九期和第十期法制教育学习班的三位同志汇报转化情况,现场揭批“法轮功”对其自身的伤害及其“法轮功”泯灭人性、戕害生命、残害家庭、危害社会的邪教影响,使院原“法轮功”练习者和痴迷者,擦亮自己的眼睛,认清“法轮功”反人类、反社会和反科学的邪教本质,教育全院广大干部职工远离邪教。 科信所党委书记、副所长李凡林,院人教处党支部书记、处长陈建业,国家林业局直属机关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杨建新,海淀区青龙桥街道工委书记范竟相继发言,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法轮功”及其李洪志的歪理邪说进行批判,对“法轮功”产生的社会根源进行分析,对党和国家处理取缔“法轮功”邪教,以宽大的胸怀教育挽救“法轮功”痴迷者的政策进行了阐述。院京区党委书记宋闯作了总结讲话。 谭秀凤、唐爱萍、邢景珍三位同志,曾被李洪志及其“法轮功”邪教残害达3-6年,究其原因有的是放松政治学习,理想信念丧失,被李洪志及其“法轮功”邪教的“真、善、忍”的幌子和歪理邪说所控制;有的是人生观、世界观淡漠,缺乏法制观念,工作、生活不够充实;有的知识偏颇,有性格缺陷,性格孤僻,人际交往能力差等。因此,使得她们被李洪志及其“法轮功”的精神毒品所吸引,以致不能自拔。通过进中央国家机关党工委举办的法制教育学习班,使她们幡然醒悟,相信电视等媒体报道的李洪志及其“法轮功”邪教组织制造的一件件骇人听闻的惨案是真实的,2号站这些惨案的罪魁祸首是邪教“法轮功”。她们决心从根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上与李洪志及其“法轮功”邪教组织彻底决裂,做一个遵纪守法、热爱祖国的公民。用努力工作和积极生活来弥补给国家和单位造成的损失,回归社会,重塑美好人生。 国家林业局直属机关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杨建新同志,从主持国家机关党工委在昌平举办的第九期法制教育学习班和第六期深化教育学习班的工作实际出发,谈了她的感受和体会。她解释了为什么国家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挽救“法轮功”练习者。李洪志及其“法轮功”邪教是用“法轮大法”给其练习者洗脑,使他们无法摆脱“法轮功”邪教的精神控制。现在一个“法轮功”练习者不转化,就是一颗定时炸弹,邪教不除,民无宁日,国无宁日。彻底根除“法轮功”邪教是一项长期、艰巨和复杂的社会工程。

“东北内蒙古天保工程区2号站客服森林可持续经营和认证研讨会”在吉林省延吉市召开

为了推动东北内蒙古天然林保护工程区森林的可持续经营和森林认证,2号站网址由我院和国家林业局天然林保护工程管理中心、世界自然基金会等七家单位联合主办的“东北内蒙古天然林保护工程区森林可持续经营和认证研讨会”,于2001年12月12-16日在吉林省延吉市召开。这次会议也是我院科信所和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执行的“WWF森林认证”项目的主要活动之一,2号站客服并由我院承担具体的会议筹备工作。来自国家林业局有关司、局的官员,东北和内蒙林区林业部门和天保工程的管理人员,中央和省级科研、教学机构的专家、学者,以及世界自然基金会、联合国粮农组织、德国GFA认证公司、SGS通标公司和宜家贸易有限公司(青岛)的代表共90余人出席了这次会议。中央电视台、中国绿色时报和中国青年报的记者与会作了采访、报道。 本次研讨会有两个主题:一是如何利用森林可持续经营的途径和方法来实施东北内蒙古天然林保护工程,二是介绍森林认证的基本知识,探讨在东北内蒙古林区如何运用森林认证来促进天保工程朝着可持续经营的方向迈进。来自政府部门、非政府组织、科研教学结构、森林经营单位、林产品销售企业、森林认证公司的15位中、外代表,围绕上述两个主题作了专题报告。我院共有4位专家在会议发言:陆文明研究员、肖文发研究员、姜春前副研究员和徐斌助研分别作了题为“森林认证机制与认证体系”、“中国森林保护与可持续经营的标准与指标的研究与发展”、2号站“森林可持续经营示范林项目进展”和“中国产销监管链认证现状与分析”的报告。 在各位代表发言的基础上,大会还专门就森林认证国内外动态、中国开展森林认证的可行性、应用森林认证开展天然林保护的可能性以及当前天然林保护工程中存在的问题等专题进行了讨论。与会代表踊跃发言,积极参与讨论,大会气氛十分热烈。代表们介绍了我国开展天保工程,特别是东北内蒙古林区开展天保工程的情况,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对在我国开展森林经营认证的可能性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从国外请来的认证专家还介绍了国外开展森林认证的情况,并解答了代表们提出的对森林认证比较关注如成本、市场及不同体系之间相互认可等问题。这次会议达成了这样的共识:天保工程的启动标志着我国林业建设从采伐向多种利用转变。可持续经营是天保工程的长期目标,而森林认证是一种促进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市场机制,它有助于天保工程的实施,可以促进天保工程实现可持续经营的长期目标。 森林认证在我国还是个新事物。许多代表还是第一次听到森林认证这个名词,他们从会上了解了森林认证,认证是为了森林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我国林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我国更应开展这方面的工作。这次会议将对森林认证在我国的开展起到重要的宣传与推广作用。 这次会议的特色是在林区组织了模拟森林认证。代表们不光停留在室内听课、讨论,他们还冒着严寒,在国外认证专家的指导下,在汪清林业局金沟岭林场进行了模拟森林认证。通过实践,代表们了解了具体的森林认证过程,森林认证标准(森林管理委员会标准)在我国的适合程度以及我国森林经营实现森林认证的差距。代表们认为,森林管理委员会认证标准基本上可以引进应用于我国的森林,而且由于国家法制制度的健全,东北林区绝大部分拥有较好的森林经营体系,如果加以完善,实现森林认证是可能的。

2号站客服《科技体制改革之窗》发刊词

局直属科研机构改革实施动员大会于2001年11月16日在我院召开,2号站客服标志着我院分类改革进入全面实施、稳步推进的新阶段。林科院的改革,是全院干部职工共同的事业。为了宣传改革,把改革的方针、政策传达到每一个干部职工,2号站网址由院体改办和京区党办主办、院宣传中心和资源所协办的“科技体制改革之窗”专栏和大家见面了。专栏将陆续选登我院改革的有关政策文件,共同探讨改革中大家关心的热点问题。愿“科技体制改革之窗”能够为您提供改革信息,2号站成为您的好朋友。同时希望各单位和广大干部职工把改革中好的做法、建议和意见及时通报给我们。 联系电话: 院体改办: 9006 京区党办: 9041 宣传中心: 9019 院体改办 京区党办 院宣传中心 资源所 二○○一年十二月十二日 中国林科院分类改革工作问答 科学技术部、财政部、中央编办批复的主要精神是什么? 答:2001年10月29日,科学技术部、财政部、中央编办《关于对水利部等四部门所属98个科研机构分类改革总体方案的批复》(国科发政字〔2001〕428号)作出6点批示,其主要精神是:1. 原则同意四部门所属98个科研机构实施分类改革的总体方案;2. 明确非营利性科研机构和仍保留事业单位性质的单位及其编制的核定方式,以及国家加大对非营利性科研机构科学事业费投入的原则和办法;3. 整体进入企业和转为科技企业的科研机构,在2002年12月31日前务必完成清产核资、资产划拨和相应的工商注册等工作;4. 整体进入企业和转为科技企业的科研机构,执行国家经贸委管理的10个国家局所属科研机构转制的有关政策,从2003年起开始执行;5. 对拟保留为按照非营利性机构管理和运行的科研机构,执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科技部等部门关于非营利性科研机构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00〕78号);6. 部门所属科研机构的分类改革工作,以主管部门操作为主。 分类改革的工作原则是什么? 答:经国家林业局科技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研究,这次全面启动局直属科研机构分类改革总的工作原则是:部门指导操作,院所组织实施,制定操作细则,严格工作程序,积极稳步推进,确保改革到位。 我院改革的基本思路和工作目标是什么? 答:改革的基本思路是:按照“市场取向,一院两制”的发展思路,统一规划,科学布局,分类改革,推进转制。改革的工作目标是:通过调整结构,分流人员,转换机制,制度创新,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林业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的新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紧密围绕“创新与产业化”两大主题,不断强化科技创新,发展高新产业,把林业科研国家队的综合实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为新世纪林业跨越式发展构筑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平台。 我院改革的总体目标是什么? 答: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林业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的新型科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争取3-5年内达到亚洲一流水平,5-10年内达到世界一流水平。院属所(中心)单位在分类改革中如何定位?答:分类改革实施后,我院属20个科研机构中,院部机关、林业所、热林所、亚林所、森环所、森保所、资源所、资昆所8个单位转为非营利性科研机构,占机构总数的40%,核定非营利编制1091个,占原编制总数的21.4%;科信所转为中介机构,占机构总数的5%,保留事业单位性质;木工所、林化所、华林中心、热林中心、亚林中心、沙林中心、竹子中心、泡桐中心、桉树中心、北京林机所、哈尔滨林机所11个单位转为科技企业,占机构总数的55%,这些机构转制后暂由中国林科院管理。 我院后勤中心改革的方向是什么? 答:后勤中心改革的方向是:在调整结构、深化内部改革的同时,向社区物业管理的方向发展,逐步实行企业化管理。 实施分类改革的要求是什么? 答:一是坚持从实际出发,不搞“一刀切”;二是认真学好文件,切实掌握政策;三是引入竞争机制,进行制度创新;四是严格执行验收标准和验收程序,改革进度服从工作质量。 国家已出台的有关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改革的主要文件有哪些? 答:主要文件有:《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科技部等12个部门关于深化科研机构管理体制改革实施的意见》(国办发〔2000〕38号);《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科技部等4部门关于非营利性科研机构管理的若干意见(试行)》(国办发〔2000〕78号);中组部、人事部、科技部《关于深化科研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人发〔2000〕30号);科技部等12个部门《关于国家经贸委管理的10个国家局所属科研机构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国科发改字〔1999〕143号);科技部、财政部、中央编办《关于对水利部等四部门所属98个科研机构分类改革总体方案的批复》(国科发政字〔2001〕428号)。 怎样做好改革中的思想政治工作? 答:1.加强对改革工作的领导。国家林业局既是改革的指导者,又是改革的组织者;各所(中心)的党政一把手是实施改革的第一责任人。2.认真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各级党组织应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广大共产党员应站在改革的前列,积极参与改革,自觉接受考验;充分发挥职代会(工会)、共青团、妇工委、学术团体等群众组织和民主党派的作用。3.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要准确分析与评价广大科技人员和职工对改革的心理承受力,超前思考一些职工最关心的问题,把思想政治工作同帮助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一是对一部分暂时还不具备转制条件的科研机构,尽快帮助他们解决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增强他们面向市场,参与竞争的能力;二是进一步规范对转岗分流人员的管理,拓宽安置就业的渠道,为他们重新择业上岗创造更加宽松的政策环境,实现平稳过渡。 注:林科网络设置了“科技体制改革”专栏,欢迎大家浏览。

2号站网址科学技术部办公厅发文对为“国际农业科学技术大会”的圆满召开作出突出贡献的我院人员王美艳表示感谢

科学技术部办公厅2001年11月14日印发了国科办农社字[2001]494号文件:“关于向为‘国际农业科学技术大会’圆满召开作出突出贡献的有关人员表示感谢的函”,2号站网址函中对我院国际处副主任王美艳同志表示感谢,并建议我院对其在这次会议的组织活动中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给予表彰。  函中这样写道:王美艳同志作为“国际农业科学技术大会”学术分会的秘书长,在这次国际会议的组织活动中,发挥出了优秀的组织才干及协调能力,2号站客服在工作中不怕困难,任劳任怨,为完成任务长时间连续工作,为大会的圆满召开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由我国政府主办的历时三天的“国际农业科学技术大会”于2001年11月9日胜利闭幕。这次大会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同时也得到了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名科学家的赞扬。这次会议对推动国际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2号站促进我国生态环境的改善、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以及扩大农业科技国际合作,推进我国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两个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协作会在广西召开2号站注册

深秋的广西,依然是天高气爽,2号站以一派南国的特有气象欢迎着来自五湖四海的宾客。 2001年11月21-23日,由国家林业局科技司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和凭祥市政府承办的两个国家重大科研项目“长江中下游低丘滩地综合治理与开发研究”和“中国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建设研究”第三次科研协作会,在广西南宁市和凭祥市召开。 21日上午,两个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第三次科研协作会议在南宁西园饭店隆重开幕。开幕式由国家林业局科技司李兴副司长主持,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国际木材科学院院士、国家林业局党组成员、我院院长、项目主持人江泽慧教授致开幕词,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副主席吴恒、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高锦屏和青海副省长穆东升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国家科技部、国家林业局等有关司局的领导和与项目有关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林业厅(局)的领导以及全国23个省、区、市的30多个试验点的各级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和单位领导、科技人员、技术依托单位的课题负责人共260余人参加了这次大会。江泽慧教授在会上作了题为《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新时期林业建设》的主题报告,指出:新时期林业建设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生存环境与生活质量的需求。报告博得阵阵雷鸣般的掌声,与会代表们认为,这是林业系统难得的一个科学技术和“三个代表”政治理论紧密结合的精彩报告,论述精辟,见解独到,给人启示,催人奋进。 21日下午,会议移师凭祥。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参观了我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中国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建设研究项目“面”的试验点现场;进行了大会交流和分组交流。我院首席科学家、项目负责人彭镇华教授主持大会交流,热林中心科技处处长卢立华等8位同志分别介绍了各自的研究成果。本次会议共收到书面交流材料117篇,其中综合进展报告14篇,研究论文103篇;多媒体材料50份。 这两大项目是自“九五”以来我国林业科技领域中,参加科研人员层次高、队伍大、试验面宽、与地方经济结合最紧密的国家级重大林业科研项目。实施这两大项目,对我国林业重大工程建设具有直接的示范作用,是中国现代林业的重大实践,是落实江总书记提出的“努力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的具体行动。 “长江中下游低丘滩地综合治理与开发研究”项目,2号站平台官网是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国家财政部1998年批准立项的,立项以来以优化环境促进发展为宗旨,在低丘滩地特殊立地条件下建立以林木为主体的复合生态系统,已取得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江苏、湖南、湖北、安徽、江西、上海等省市在巩固原有试验点基础上,扩大投入增建了大量新的试验点。 “中国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建设研究”项目,由国家科技部1998年批准立项,该项目根据自然、经济和社会状况,按照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相互联系的规律,把整个陆地看成一个生态系统,将不同类型的森林、草原、农田、荒山荒地、水域、城市、村庄等视为不同的巨斑块,以各斑块为生态点,以人类活动线、水量分布线、热量分布线为三条主线,针对生态系统的功能特点,建立起一种人、自然、社会各自及相互之间协调发展,立体多层次,具有一定格局动态的复合生态网络系统。通过建立点、线、面相结合的森林生态网络,保护现有植被,扩大森林覆盖率,提高森林质量和土壤涵养水源功能,建立完善的生态体系,力求达到森林生态系统功能效益最佳,使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水土流失、沙化、荒漠化得到控制和改善,减轻多种自然灾害所造成的危害。该项目现已覆盖全国23个省区,2号站注册建立了30多个不同类型的示范点,其研究成果对于改善我国生态环境、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对加强西

院科技体制改革实施工作领导小组成立

根据科技部、财政部、中编办《关于对水利部等四部门所属98个科研机构分类改革总体方案的批复》精神,我院分类改革工作已经进入实施阶段。为了加强对全院分类改革实施工作的领导,确保分类改革各项任务顺利完成,2号站经院研究决定,成立院科技体制改革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其组成如下: 组 长:江泽慧  副组长:张久荣 宋 闯 张守攻  成 员:蔡登谷 黄 坚 张星耀 张华新 陈建业 史林英 谈振忠。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2号站平台官网其组成如下: 主 任:蔡登谷  2号站注册副主任:费本华

国家两大科研项目在邕召开协作会2号站注册

2001年11月21上午,南宁西园饭店礼堂内座无虚席,江苏、湖南、广西、青海等省区的领导,国家计委、国家科技部和国家林业局有关方面负责人,2号站与来自全国23个省区林业科研教学单位的二百多位教授、研究员、高级工程师聚集在一起,认真聆听了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国际木材科学院院士、国家林业局党组成员、我院院长江泽慧教授所作的《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新时期林业建设》的专题报告。 领导与专家们都是来邕参加国家重大科研项目“长江中下游低丘滩地综合治理与开发研究”和“中国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建设研究”第三次科研协作会议的。这两大项目是自“九五”以来我国林业科技领域中,参加科研人员层次高、队伍大、试验面宽、与地方经济结合最紧密的国家级重大林业科研项目。 实施这两大项目,对我国林业重大工程建设具有直接的示范作用,是中国现代林业的重大实践,是落实江总书记提出的“努力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的具体行动。 长江项目经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国家财政部1998年批准立项以来,以优化环境促进发展为宗旨,在低丘滩地特殊立地条件下建立以林木为主体的复合生态系统,已取得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江苏、湖南、湖北、安徽、江西、上海等省市在巩固原有试验点基础上,扩大投入增建了大量新的试验点。 中国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建设项目,由国家科技部1998年批准立项,该项目根据自然、经济和社会状况,按照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相互联系的规律,把整个陆地看成一个生态系统,将不同类型的森林、草原、农田、荒山荒地、水域、城市、村庄等视为不同的巨斑块,以各斑块为生态点,以人类活动线、水量分布线、热量分布线为三条主线,针对生态系统的功能特点,建立起一种人、自然、社会各自及相互之间协调发展,立体多层次,具有一定格局动态的复合生态网络系统。通过建立点、线、面相结合的森林生态网络,保护现有植被,扩大森林覆盖率,提高森林质量和土壤涵养水源功能,建立完善的生态体系,力求达到森林生态系统功能效益最佳,使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水土流失、沙化、荒漠化得到控制和改善,减轻多种自然灾害所造成的危害。该项目现已覆盖全国23个省区,2号站平台官网建立了30多个不同类型的示范点,其研究成果对于改善我国生态环境、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对加强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江院长是项目主持人,她在协作会开幕式上指出:新时期林业建设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生存环境与生活质量的需求。党中央、国务院对西部生态环境建设和林业建设十分重视,把生态环境建设列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根本和切入点,进一步显示了林业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战略地位。最近,国务院批准国家林业局启动六大林业重点工程,就是为了满足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林业新的需求。 协作会期间,2号站注册领导和专家们参观了广西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成就,并对广西实施退耕还林、做好生态文章进行了考察指导。彭镇华研究员作为项目主持人之一,在大会上作了科技报告。协作会于23日在凭祥市闭幕。

书画2号站平台官网讲座

2001年11月22日,2号站院工会和院离退休干部处在院工会办公室联合举办一次书画讲座。原林业部梁昌武副部长和我院京区党委宋闯书记到会讲话,2号站平台官网以示关心。国家林业局离休干部鄂儒询同志主讲了国画中的梅花技艺,并做了绘画演示。 我院书画协会12名骨干到会听讲,受益匪浅。这次讲座,2号站注册对提高我院书画协会的活动水平和推动老干部诗书画分会的恢复起到了积极作用。

2号站亚洲区域荒漠化监测与评价网络(TPNI)第一次特设小组会议在我院资信所召开

亚洲区域荒漠化监测与评价网络(TPNI)第一次特设小组会议,2号站2001年11月26-29日在中国林科院资信所三楼会议室召开。会议期间将回顾各国对于荒漠化监测与评价的指标与基准(B&I)的研究进展,在已有的成果基础上,研讨在亚洲区域水平上建立一套指标与基准的方法和可行性,具体讨论指标设定的操作方法并初步制定出一套指标与基准草案,2号站平台官网以供所有的TPNI网络参与国进一步讨论并提出修改意见,等待下一次会议做进一步完善,以便于最后获得一套在亚洲水平上使用的指标与基准。为绘制亚洲荒漠化分布图作准备。会议的产出为一套亚洲区域水平上的指标与基准草案。 会议邀请了来自日本、印度、伊朗、瑞士和FAO的专家参加,国内有国家林业局荒漠化管理中心刘拓主任、2号站注册规划院、林业大学和中国林科院张久荣副院长等专家出席。

2号站网址中组部、科技部第12期党员专家理论研究班来我院视察指导

正当我院广大科技人员、职工群众紧锣密鼓地进入全面实施分类改革之时,2号站网址中组部、科技部组织其第12期党员专家理论研究班80多人来到我院视察指导。院领导及有关职能处室负责人对此十分重视,进行了周密细致的接待安排。 11月23日下午,常务副院长张久荣等院领导在科技报告厅盛情地接待了中组部、科技部第12期党员专家理论研究班,2号站客服热情欢迎专家们来我院参观考察,这些专家来自全国各地的不同部门和单位。接待会由张久荣副院长主持。京区党委书记宋闯介绍了我院的基本情况;资源信息所所长鞠洪波就3S技术在林业上应用的科研情况和前景作了介绍;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全国生态环境监测总站站长肖文发博士介绍了森林生态和体系建设方面的科研情况。 为了更好地展示我院雄厚的实力及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和良好的精神风貌,给专家们更直观的印象,引起专家们对我院更多的关注和支持。接待人员负责将考察团分成两组,分别由张久荣副院长、熊耀国副院长和宋闯书记、原副院长洪菊生陪同,参观了院展室和资源信息所及院内树木、花卉。 专家们对我院所取得的成就及科研势力和优美环境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参加接待的还有副院长李向阳,2号站办公室负责人黄坚、调研室负责人尹发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