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2号站品质保障

江泽慧院长领办的退耕还林2号站平台官网(草)科技试验点在山西省中阳县挂牌

由国家林业局党组成员、中国林科院院长江泽慧领办的局领导退耕还林(草)科技试验点,2号站9月4日在山西省中阳县挂牌。这是第一个挂牌的局领导退耕还林(草)科技试验点。 江泽慧在挂牌仪式上强调,在生态环境恶劣的北方干旱地区,退耕还林(草)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学技术的作用,要依靠科技手段的运用解决退耕还林(草)中的难点和重点问题,使科技支撑真正落实到工程建设的每个环节。国家林业局局领导办退耕还林(草)科技试验点,是推进林业科学技术与生态环境建设紧密结合的重大决策,是提高退耕还林(草)试点工程科技含量的有效措施,也是进一步深化林业科技体制改革的需要。 国家林业6位局领导带头办科技示范、试验点,2号站平台官网目的就是要出模式、树样板、做示范。 江泽慧院长领办的退耕还林(草)科技试验点位于山西省吕梁地区中阳县,地处黄河中游中间地带,具有典型黄土丘陵沟壑和残塬地形地貌,水土流失极为严重。国家林业局把中阳县确定为科技试验点,是为了探索黄河中游严重水土流失区退耕还林(草)的科技支撑方法、经验和模式。 中阳县作为山西省乃至整个黄河中游地区退耕还林(草)科技试验点确定之后,山西省做了大量工作,成立了以副省长范堆相为组长、省林业厅主要领导和吕梁地区主管领导共同负责的退耕还林(草)科技试验点工作领导小组,中阳县也相应成立了组织领导机构,省科技厅还拨专款支持试验点的工程启动。 作为试验点主要技术依托单位,中国林科院切实加强科技支撑工作,多次组织林业所、资信所等单位的科技专家进行实地考察和外业调查,选择和确定试验区具体地点,商讨科技支撑具体内容,在山西省林科院等单位的协助下,共同编制了科技试验点工程规划,2号站注册为进一步搞好中阳县退耕还林(草)科技示范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工作基础。 在挂用仪式上,江院长对试验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五条要求。一、做好坡面植被恢复试验;二、搞好林种配置;三、加大灌草培育力度;四、提高经济林良种化比例;五、搞好科技成果综合配套,简化技术应用。 9月5日,江院长亲赴中阳县张家庄乡实地考察退耕还林(草)科技试验点工作进展情况,并与范堆相副省长一起,为“国家林业局领导退耕还林(草)科技试验点”揭碑。 随同江院长考察和参加试验点揭碑仪式的有国家林业局有关司局领导祝列克、张希武、胡章翠、李明琪,我院张守攻副院长,林业所孟平所长、周择福研究员,院部张星耀、尹发权以及中国绿色时报要闻部主任厉建祝。

江泽慧院长考察热带林业实验中心和广西林业工作2号站注册

8月18至22日,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林业局党组成员、中国林科院院长江泽慧考察了热带林业实验中心和广西林业的发展情况。 经过深入调研之后,她强调:林业实验中心必须以推进转制为契机,强化科技示范作用,努力形成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新机制,为地方的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热带林业实验中心位于广西凭祥市,与越南的边境线长达150公里,2号站是中国林科院集科学研究、成果推广、经营示范为一体的林业科学实验基地。江泽慧院长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孙瑜和林业局局长黎梅松的陪同下,考察该中心的“八大林业示范样板”和树木园,看见科技人员选育栽培的大片柚木、红椎、铁力木、山白兰、西南桦等珍贵树种和石山造林树种长势喜人,不仅生态效益好,而且经济价值高,建议加强示范推广。广西的石山面积大,还存在象“沙漠化”一样可怕的“石漠化”问题,这些优良的树种和配套的造林技术在防治石漠化中将起到重要作用。 江泽慧院长登上金鸡山顶,边境线上我方一侧的一道宽广的绿色长城跃入眼帘,与另一侧的荒山形成了鲜明对比,这是热林中心21年艰苦奋斗的结晶,她连声赞扬中心的资源培育和森林管护搞得好。 在林场职工自营经济区,个人承包经营的大片经济林硕果满枝。江院长尝了几颗龙眼,“还真甜”。林场的职工喜不自禁地说,“自营经济就是好,现在我们吃饭靠工资,奔小康靠自营经济”。 走进实验林场老职工黄汝全的家,只见宽敞的住房内摩托车和现代家用电器一应俱全。“老人家,您又买房又买车,有哪么多钱吗?”。面对北京客人的问话,老人笑着说:“我有钱,我有钱!“ 中心主任聂昔林介绍说,改革试点四年来,中心实现了“四大转变:一是由单一的全民所有制转变为全民、集体、股份、自营等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其中,自营经济充满活力;二是由比较单一的木材生产转变为木材生产与多种经营齐头并进,到1999年,多种经营收入首次超过木材销售收入;三是人员结构发生转变,通过精减职能处室和人员,管理队伍精干,正式职工数量明显减少;四是改革医疗制度和教育管理体制,由“企业办社会” 逐步向后勤服务社会化转变。 在热林中心中层干部会上,江院长要求,瞄准国际环境发展前沿,站在更高的层次上定位。也就是以国际标准,把热林中心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林业实验基地。在科技体制改革方面先行一步,摸索新的经验,带动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的改革,特别是要推动林业实验中心的转制,在今年12月底以前完成企业登记工作。在科技示范方面,进一步增强示范功能,扩大示范效应,加强与当地生产单位的合作,动员科技人员投身到生产第一线,帮助解决生产实际中的技术问题,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和贫困山区脱贫致富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直陪同江院长考察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孙瑜对科技示范和科技支撑的感触很深,他说,热林中心科技含量高,精神状态好,对广西林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是值得广西林业企事业单位学习的一面旗帜。他表示要多与中心联系,切实加大对林业科技的投入力度,改变林种结构单一的格局,不仅考虑到所选树种的近期经济效益,而且要顾及长期的生态效益,使林业的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得到最好的发挥。只有提高科技含量,2号站平台官网才能把广西建设成为全国的林业强省。 在南宁期间,江院长在听取自治区林业局局长黎梅松的汇报之后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很重视林业,多年来林业工作很扎实,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现在虽然林业厅改成了林业局,但任务更重了,全局上下精神状态也很好,班子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林业在广西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地处热带与亚热带过渡地段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林业具有良好的自然优势,森林覆盖率已达到了39.26%。但近年来水旱灾等自然灾害仍越来越频繁,原因之一就是森林质量不高,水源涵养能力差。因此,强化科技示范,加速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切实提高林分质量就成了其中的关键。在新的形势下,广西应该根据全国林业发展战略的调整,找准自己的位置,依靠科技使林业再上一个新台阶。 陪同江院长考察的还有中国林科院研究员彭镇华,2号站注册分党组成员、京区党委书记宋闯,及国家林业局有关司局领导林谷明、李兴、杨超、胡章翠等。

2号站我院参与首次开放性考古

利用木料年轮进行鉴定,可以知道汉墓修建准确年代;应用分子考古学方法,可以鉴定遗骸生理病理状况。 据了解,在老山汉墓考古发掘工作中,首次进行了开放性考古,2号站向相关多学科的同时介入研究敞开了大门。 在5月初,中国科学院遥感所就应北京市文物局之邀,在一个晴朗的中午派飞机对老山汉墓所在区域进行了遥感探测,并于6月中旬将资料及遥感图片交给了北京市文物局,遥感探测以全新的视角、特定的高度首次探明了老山地区的地貌状况。 “题凑”木被发现后,北京市文物局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合作,开展了汉墓木材的分析与保护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先期采用喷洒药水的方法,来让药水渗透进木料之中,把木材中原来的水分挤出并替代,以防止木料遭受虫蛀、腐朽和变色、干裂。随着发掘工作的进展,2号站平台官网要处理的木材数量越来越多,于是两家单位合作,在发掘现场外东南角设立了木材处理点,建起了两个防腐药水处理池、一个金属密封抽湿罐、一个0.6立方米容积的压力罐。当木料经过测量尺寸、编号、记录,绘图后,再放入药水池里浸泡;待全部浸透后,放入密封罐加温,目的是让木料充分吸收药液;接下来进行真空抽湿,取出后晾干。经过人工修饰、打磨后,还要再喷涂一次表面无色保护剂。至于药剂的配方,是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这是我国首次大规模木材保护与考古发掘在现场同时进行。 中国林科院的林业专家鉴定了木材的材质,研究物理与古气象的专家还将对木料进行碳14和能够利用的木料年轮进行鉴定,一方面可以知道汉墓修建较为准确的年代,另一方面根据木料年轮可以看出雨水的丰枯等古气象情况。如果墓中可找到遗骸,2号站注册那么应用分子考古学的方法,可以鉴定该遗骸的生理病理情况,这在今天已非难事。

携手发展首都林业市政府与中国林科院签署科技合作协议2号站注册

本报讯(记者张军实习生谷少传)昨天,市政府与中国林科院签署科技合作协议,2号站双方决定在林业发展及生态保护等方面开展广泛的合作,2号站平台官网建设高标准的首都林业生态体系以及高水平的林业安全保障体系,副市长岳福洪和全国政协人口和环境资源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林科院院长江泽慧出席签字仪式并讲了话。 岳福洪副市长在讲话中说,北京市将利用中国林科院的现代科技推动首都林业现代化,用林科院的现代信息技术管理首都森林资源,用林科院的生物技术培育和保护首都森林资源。 林科院院长江泽慧指出,北京市在“十五”计划和长远规划安排中,把防风治沙、绿化造林、改善首都生态环境作为一项重大而急迫的任务来抓,作出了用3到5年时间,构筑首都三道绿色屏障的规划,这是一个宏大计划,中国林科院与北京市具有良好的科技合作传统,希望双方的合作成为科技合作的典范。 出席签字仪式的还有国家林业局、科技部以及北京市林业局的有关负责人,2号站注册签字仪式结束后,双方合影留念。

2号站中国林科院转制进入“倒计时”

8月9日,从中国林科院获悉,该院分类改革已经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2号站科技体制转制工作进入“倒计时”。 据中国林科院院长江泽慧说,中国林科院是原国家科委确定的科技体制改革试点单位,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科技体制改革的有关精神,围绕“结构调整、人才分流、机制转换、制度创新”的工作思路,该院决定对全院17个研究机构进行改制。 据悉,改制后,这个院的林业研究所、资源信息研究所等7个研究所将按非营利性机构管理和运行。7个研究所在调整结构、资源重组和分流人才的基础上,保留一支精干、高水平的科技队伍,主要从事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战略高技术研究和重大共性技术研究,重点解决林业两大体系建设中的重大技术问题。这7个研究所将实行“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运行机制。在用人机制方面,实行全员聘用制;实行新的职称评聘制度;在科研管理机制方面,逐步实行课题制,2号站平台官网扩大课题组的自主权,课题组成员通过招标方式面向全院和社会公开招聘。 这个院的木材工业研究所、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等其它 9个研究机构,将转制为科技型企业,主要从事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新产品开发和产业建设,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机制运行。转制后,在清产核资的基础上,将以资本为纽带,进入院属科技企业集团,成为二级法人。中国林科院还以这个院的林业科技信息研究所和有关各中介业务机构为基础,组建了“林业咨询服务中心”,2号站注册成为中介服务机构,在分流人才的基础上,保留一部分精干人员从事公益性图书资料整理、汇集及信息咨询和服务,参照非营利性机构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动作。 江泽慧说,按非营利性机构运行和管理的7个研究所将于今年内完成按需设岗、按岗聘任等工作,成立理事会,建立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向企业转制的9个研究所(中心)准备在今年9月末之前基本完成资产评估和经营资产的界定工作,并于今年12月底以前完成企业登记,同时成立“中林科技企业集团公司”,按现代企业制度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