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 March 2022

木材科学技术茅以升科研专项奖揭晓2号站注册

近日,2号站平台官网经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委员会评审,我院木工所纪成操先生荣获茅以升“木材科学技术专项一等奖”、周蓥先生荣获茅以升“木材科学技术专项二等奖”、王正研究员、于文吉副研究员分别荣获茅以升“木材科学教育奖学金”。 此奖项是经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基金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委员会批准设立,2号站注册每两年评审一次,此次为首届评审,2号站旨在鼓励承担木材科学技术重大课题中有贡献的科研人员和攻读本学科硕士以上学位的优秀学生。

2号站福建省林业厅何团经厅长一行来中国林科院参观考察

5月10日福建省林业厅何团经厅长、吴炳清副厅长一行6人在国家林业局有关司局领导的陪同下来中国林科院参观考察,2号站院领导熊耀国、李向阳、蔡登谷向客人介绍了我院的基本情况,并着重介绍了与福建省南平市合作开展科技项目的有关情况,双方对彼此前一阶段的合作表示满意,并表达了今后进一步加强林业科技合作,2号站平台官网促进地方林业经济发展的意愿。 之后,2号站注册何厅长一行还参观了林研所重点实验室、资信所网络中心。

2号站注册中国林科院2000年春季义务植树活动蓬勃展开

4月初以来,我院2000年春季义务植树活动蓬勃展开。院领导对此次活动十分重视,专门对活动的地点、方式、组织等问题进行了讨论,2号站注册并由机关党委、院绿化队具体负责实施。院部机关、京内各所党员干部在院、所领导的带领下,按统一的安排,踊跃参加了西楼东侧林地的翻土、整地劳动。 活动中,广大党员干部干劲十足,2号站平台官网不顾近日北京的风沙扬尘天气,认真翻土、筛土,使林地土质得到了改善,为下一步的绿化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截止4月11日,共有160多人次参加了此次春季植树活动。

我院举行纪念“三·八” 国际劳动妇女节大会2号站

3月7日,在“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九十周年前夕,2号站网址中国林科院京区党委、工会、团委和妇工委,联合召开了以“家和万事兴”为主题的纪念大会。常务副院长、京区妇工委名誉主任张久荣、京区党委书记宋闯,与京内各单位党政工青妇组织的负责人以及职工代表130多人共同出席了纪念大会。大会由京区妇工委主任周淑芷主持,张久荣副院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三·八”节献辞。她首先代表院分党组和江泽慧院长,向全院的妇女姐妹们致以节日的问候!向所有关心、支持妇女工作的院各级党政工青妇组织和男同胞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向荣获中国林科院“恩爱夫妻、文明家庭”称号的职工和家庭,表示热烈的祝贺和崇高的敬意!接着,张院长讲了三点意见:第一,认清形势,把握大局,深刻分析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第二、加强学习,提高素质,积极争当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在这里,2号站客服张院长特别强调了学习掌握信息技术的问题。第三,高度重视,热情关心,为妇女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宋闯书记宣读了京区党委、工会、妇工委关于授予21户家庭为中国林科院“恩爱夫妻、文明家庭”称号的决定。他们是:张绮纹、何介田,顾万春、孙翠玲;王志贤、陈昌洁,冯亚莉、杨忠歧;李希菲、唐守正,赵宪文、袁凯先;周世钦、段素兰,刘红、张宁,鲍加芬、郭广荣,何清浩、李月云;张作芳、蒋士强,程冬英、潘允中;石景旺、曹淑云,张君、闫杏春;郭铁宝、景春华;王燕清、黄新乐,王玉华、张宗友,郑天曲、朱新潮;吕阿英、马青海,潘允中、程冬英,陈建业、张柏儒;李霞、葛仁慈 。在这21户家庭中,李希菲、唐守正同志被推荐为中央国家机关“文明家庭”。 在欢快的乐曲声中,院领导向受到表彰的21户家庭颁发了荣誉证书。大会采取宣讲和印发材料两种形式,向大家介绍了李希菲、唐守正,周世钦、段素兰,刘红、张宁,石景旺、曹淑云,吕阿英、马青海,李霞、葛仁慈等有代表性的6户家庭的先进事迹,2号站还以抽签提问的方式,请获奖家庭现场回答了有关问题。资信所李希菲研究员代表获奖家庭发言;人教处副处长尹刚强代表青年职工发言,并提议向每个获奖家庭献上一盆鲜艳的杜鹃花,充分表达了大家对“恩爱夫妻、文明家庭”户的崇高敬意和衷心祝福。

中国林科院实行机制重大改革2号站注册

本报讯记者范建通讯员尹发权报道:中国林科院院长江泽慧3月1日在院工作会议上宣布,将以“推进转制”和 “建立机制”为重点,2号站对全院16个研究所(中心)和院机关及后勤中心分5类进行全面改革。这好比“破掉一口大锅, 新开五个小灶”。 第一类非营利性科研机构,将重组成精干的科研队伍,从事重大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战略高技术研究, 重点解决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和林业产业建设中的全局性重大科技问题。他们的拨款由政府支持,其运行机制实行开 放、流动、竞争、协作。 第二类科研机构,整建制转为科技型企业。主要从事成果转化、技术推广、技术服务、技术开发和产业建设, 按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机制运作、管理,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通过竞争获得国家科研项目。 第三类林业科技中介服务机构,2号站平台官网整体转制为科技型企业管理。其中少部分按非营利性机构运行、管理。 第四类院后勤中心转入社会化服务,按社区物业管理模式发展。 第五类院机关推行机构重组、精简人员、转变职能、提高效率。 江院长说,无论是非营利科研机构还是转制后的科技型企业,都是推进科技与经济的最佳结合,非营利性机构 也要分流一定比例的人员直接面向市场,整体转制为科技型企业,也能通过竞争承担国家重大科研课题和科研项目, 同时,还可获得更多的优惠政策。自身发展非但不会受影响,反而能得到更多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中国林科院改革是在充分听取各方面专家和广大职工意见的基础上进行的。针对分流中出现的“留住的就是高 水平的,分流的就是水平差的”说法,江院长作了廓清:留住与分流是两种不同的改革形式。分流的人员从事科技 开发、成果转化、技术服务、领办创办民营企业,2号站注册同样具有广阔前景。

2号站科技部、国家林业局领导光临我院调研指导

为了积极稳妥地推进我院科技体制改革,5月10日下午,科技部、国家林业局领导亲临我院调研座谈。座谈会由江泽慧院长主持。  江院长对科技部、国家林业局各级领导对我院近五年来的改革和发展给予的支持、关心表示衷心的感谢。江院长谈到:自1996年科技部确定我院为改革试点开始以来,我院的改革与发展一年上一个新台阶。在科技部、国家林业局的亲切关心和具体指导下,我们每年都有明确的改革重点和目标,特别是在1999年工作会议上,我院提出了“市场取向,一院两制”的发展思路。2000年,提出了“统一规划,科学布局,分类改革,推进转制”的改革方案。今年院工作会议上在“面向新世纪,明确新任务,开创新局面”的主题报告中,又明确提出了继续按照“市场取向,一院两制”的发展思路,积极稳妥地推进我院分类改革,并提出了我院“十五”发展主题:创新、产业化。我院能顺利地走到今天这一步,与科技部对我院的指导和国家林业局对我院的关心是分不开的。 张久荣副院长在会上就我院科技体制改革工作作了汇报,2号站汇报的主要内容是:我院历年改革进展情况、分类改革方案、国家林业局给予我院改革的支持、分类改革的依据、在分类改革中请求解决的有关问题、下一步改革的设想六大部分。国家林业局祝列克司长、孙建副司长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对我院的改革方案给予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 调研座谈中,大家就分类改革中涉及到的具体问题,如资产管理、非营利机构界定、条件建设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科技部朱传柏副司长(政策法规司和政策与体制改革司)、申茂向副司长(农村与社会发展司)、闫金处长(政策法规与体改司体改处)均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对我院制定的改革方案和所取得的成绩予以肯定,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院分党组纪检组组长蔡登谷、副院长李向阳分别就有关提问进行了解答和补充说明。 江院长非常感谢各位领导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到我院调研,2号站平台官网并表示:各位领导提出的建议对我院的改革操作很有启发,我院分党组将结合科技部和国家林业局有关司局领导的意见,深入研究改革中的具体问题,把我们的改革工作做得更细、更好。 参加此次调研座谈会的还有:政策法规与体改司体改处副处长翟立新,2号站注册农村与社会发展司处长郭志伟、副处长商五一;我院副院长宋闯、熊耀国、金旻以及院部机关、京内外有关所(中心)的领导。

院长现场办公到华林2号站注册

5月6日,国际劳动节长假未满,院领导班子提前进入紧张的工作状态。在江泽慧院长的率领下,院分党组集体来到华林中心现场办公,共同商讨华林中心深化改革、推进转制、加快发展的问题。 华林中心主任向院领导汇报了中心近年来的工作进展情况。江院长对华林中心自1963年成立以来,特别是1993年改建以来改革与发展的成绩作了充分的肯定:历届领导班子带领广大职工,紧紧围绕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心任务,努力工作,团结务实,积极进取,2号站在开展科研和实验示范、管护森林资源、产业开发和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为保护首都生态环境做出了积极贡献。她说,华林中心空气清新,环境优美,森林覆盖率达到85%,这些成绩的取得,为中心的下一步深化改革、推进转制、加快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江院长就当前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结合华林中心的改革与发展谈了以下意见: 一、认清形势,提高认识,增强改革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根据院分类改革方案,华林中心被确定为向企业化转制的单位,华林中心全体干部职工要进一步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科技部等部门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精神,紧密结合华林中心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讨论,使大家充分认识到,推进科研机构向企业化转制,绝不是国家为了卸包袱,压缩财政开支,而是为了给具有面向市场能力的科研机构创造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赋予更大的自主权,是为了促进科技更快的发展、创新能力的提高、科技与经济更好的结合。同时,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向企业化转制后,国家将继续保留原有事业费,并正制定比242和134个应用开发类科研机构更加优惠的政策。国家林业局党组对我院科技体制改革十分重视,给予了前所未有的专项配套支持。所有这些,为科研机构转制和发展科技产业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和环境。华林中心各级领导和广大职工应充分认识到当前改革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转变观念,进一步增强改革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积极投身到改革转制的实践中去。当前,应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抓紧完善向企业转制的实施方案;二是抓紧做好转制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三是大力推进机制转换和制度创新。 二、明确任务,找准定位,开创华林中心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的新局面 华林中心地处北京西郊,是首都的重要生态屏障。经过30多年的建设,已建成了比较完备的生态体系,在环北京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区位优势明显,外部环境优越,中心应紧紧围绕首都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以林科院的科技、人才、信息和资源优势为后盾,充分发挥自身独特的区位优势,拓宽发展空间,不断提高华林中心在首都和华北地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增强竞争实力和自我发展能力。要做到这样,必须做好以下几点:首先,要尽快找准定位,明确发展方向。华林中心是国家林业局原则同意在我院建立的6个部级自然保护区之一,2号站平台官网又被选为建设国家“森林与人类宣传教育中心”基地。因此,华林中心今后的发展定位应该是:围绕科技创新基地、自然生态保护和国家科普教育基地建设,大力发展以生态旅游为特色的林业科技产业;其次要抓紧制定“十五”发展规划;第三,加快产业化建设,不断增强综合经济实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第四,进一步加强林业实验中试基地建设,提高科技创新水平;第五,加速人才队伍建设,提高队伍整体素质;第六,加强党的领导和思想政治工作,确保向科技型企业转制的平稳过渡。 最后,江院长强调:华林中心的改革与发展已进入到一个关键时期,对华林中心和中心的每一位职工来说,既是极好的发展机遇,也是严峻的挑战和考验。她坚信,2号站注册在国家林业局、院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华林中心的领导班子一定能团结进取,开拓创新,带领中心广大科技人员和职工群众圆满完成改革转制的各项任务。 参加这次院长现场办公会议的还有张久荣、宋闯、熊耀国、张守攻、李向阳、蔡登谷、金旻等院领导,以及院办、院体改办、科技处、产业处、基建处等负责同志。

JICA “中国人工林木材研究项2号站平台官网目”第一次联合委员会会议在京召开

4月27日,中日政府间技术合作(JICA渠道)“中国人工林木材研究项目” 第一次联合委员会会议在木材工业研究所召开。会议对项目启动一年来的工作进行了总结,2号站并研究布置了下一年度的工作计划。 项目执行负责人、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叶克林所长首先介绍了中日双方与会的领导和专家,并对他们的到来表示感谢。会议由项目联合委员会副主席、国家林业局国际合作司金普春副司长主持。金普春副司长、日本驻华使馆一秘荻野宪一先生、项目总负责人、中国林科院张久荣常务副院长、日本JICA中国事务所大石千寻副所长和国家科技部国际合作司蔡志平处长先后致辞。项目长期专家、首席顾问志水一允博士就项目一年来的进展情况做了全面的汇报,浦上弘幸博士、濑户山幸一博士和峯村伸哉博士等三位日方项目长期专家分别就各自负责研究领域的进展情况做了汇报。联合委员会还进行了认真交流和讨论,对有关项目工作实施和今后计划的附件文本达成一致意见,2号站平台官网金普春副司长和大石千寻副所长分别代表中方和日方共同签署了项目第一次联合委员会会议纪要。 金普春副司长最后做了会议总结。他说,我国已将国家林业建设项目整合为六大林业重点工程,其中“重点地区以速生丰产用材林为主的林业产业基地建设工程”是解决中国未来木材需求问题的关键,而该项目无疑将是其重要的技术支撑。通过项目的技术合作方式,借鉴和学习日本的技术和经验,对支持重点地区以速生丰产用材林为主的林业产业基地建设工程,进而有效地保护天然林,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JICA中国事务所所长助理堀江聪先生、项目官员谭洁女士,2号站注册项目业务协调员国森惠子小姐和项目短期专家平田利美博士,国家林业局国际合作司刘立军处长、项目官员陈璐小姐、国家林业局科技司项目官员智信,中国林科院国际合作司项目官员葛宇航以及JICA项目办公室副主任胡馨芝和中方对口专家姜笑梅、吴书泓、傅峰等参加了会议。

江泽慧院长在热林所调研时强调:推进分类改革 强化科技支撑2号站

国家林业局党组成员、中国林科院院长江泽慧在热带林业研究所调研时强调,要抓住时机,争取主动,通过推进分类改革,转换运行机制,进一步强化科技支撑作用,2号站网址责无旁贷地担负起为林业重大工程服务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任。 4月27日,江院长来到位于广东省广州市的热带林业研究所,考察了科研重大项目和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的进展情况,听取了热林所负责人关于研究所改革与发展方案的汇报,对热林所这几年取得的改革与发展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她说,热林所在森林生态定位、热带速生与珍贵树种选育、藤类植物和城市林业等研究领域优势明显,连续六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以上的奖励,是除林业研究所外,获得重大成果最多的科研单位之一,特别是“棕榈藤植物的研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成绩很突出。 面对林业发展的新形势和科技体制改革的新任务,热林所的工作还要更上一层楼。江院长在全所职工大会上说,当前,科技体制改革的形势发展很快,在国家经贸委等部门所属应用开发类科研机构向企业化转制的改革基本完成以后,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的改革已经全面启动。中国林科院作为科技部确定的新一轮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的改革试点单位,已经确定了分类改革方案,2号站客服即院属7个科研机构根据方案按非营利性机构运行和管理;9个科研机构向企业化转制;1个科研机构转制为中介服务机构,并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热林所地处经济发达地区和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既有宽松的外部环境,又有丰富的资源和优越的自然条件,区位优势十分明显,是林业科技创新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科研基地。希望热林所立足广东,辐射华南,以改革为动力,以课题带学科,以科研促开发,在创新和产业化这两个方面创出优异的业绩。 江院长对热林所的分类改革工作提出了五条要求: 一、完善方案,组织实施。热林所确定为按非营利性运行和管理的科研机构,将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科技部等部门《关于非营利性科研机构管理的若干意见》,实行理事会决策制、院所长负责制、科学技术委员会咨询制和职工代表大会监督制。内部管理要全面推行全员聘用合同制、结构工资制、年度业绩考核制等一系列新的管理办法。一部分精干的科研人员承担国家重大课题和国际合作项目,大部分人员可以应聘进入南方种苗基地,也可以创办经济实体或从事技术推广、成果转化等工作,按照“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的原则,积极拓宽人员分流的渠道,确保向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平稳过渡。 二、发挥区位优势,拓宽研究领域。一是加强南亚热带、热带森林生态和自然保护方面的研究,在华南城市、人口稠密的地区,建设“点、线、面”相结合、功能齐全、结构合理的森林生态网络体系;二是重视森林培育研究,以南方珍稀树种及纸浆林优良树种选育及推广技术为突破口,为“重点地区以速生丰产用材林为主的林业产业基地建设工程”提供技术支撑;三是搞好热带特种生物资源培育与加工利用研究,包括竹藤、森林花卉、森林药材以及特种林产品加工利用等。 三、建立新型机制,创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尽快建立“流动、开放、竞争、协作”的机制,是解决人才问题的根本措施。要允许一部分人才走出去,同时,采取积极的措施,吸引一部分国内外人才,包括招聘国际知名科学家和国外留学人员。改变过去狭隘、封闭和人才近亲繁殖的不合理现象,加大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的改革力度,引入竞争机制,按需设岗,按岗聘用,公平竞争,择优上岗,鼓励人才流动,改善结构,增强活力。从科研条件、经费支持、后勤保障等多方面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创造留住人才、人尽其才、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 四、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不断增强综合经济实力和技术创新水平。要在上规模、创品牌、增效益上有新的突破。以南方种苗基地尖峰岭分基地建设为契机,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重点发展种苗和花卉产业。同时,立足于为地方经济建设和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服务,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科技、人才、信息等方面的优势,在努力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服务的同时,不断增强自身的综合实力。 五、加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2号站促进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要用“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统揽改革全局,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认真做好转岗人员的分流安置工作,开辟新的安置和就业渠道,鼓励、引导他们重新择业上岗,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确保分类改革工作顺利推进。  陪同江院长到热林所调研的有国家林业局科技司祝列克司长、胡章翠处长、林科院张守攻副院长和有关处室领导张星耀、尹刚强、尹发权等同志。

2号站网址我国生物防治美国白蛾技术居世界前列

重大森林害虫美国白蛾正遭到其天敌、一种名为白蛾周氏啮小蜂的攻击。近日,这项以白蛾周氏啮小蜂为主的生物防治美国白蛾技术通过了国家林业局有关部门组织的成果鉴定。 美国白蛾严重危害林木、果树和农作物,被国家林业局列为六大工程治理害虫之一。战胜敌手的小蜂身长只有1毫米,却神奇非凡,将产卵器刺入美国白蛾蛹内,平均产下270多卵粒,在白蛾蛹内发育成长,最后消灭了敌人、壮大了自己,被称为“森林小卫士”。 这项研究的主持人中国林科院森环森保所杨忠岐研究员,2号站网址从生物控制的角度出发,系统地调查了美国白蛾的寄生性天敌,从其卵、幼虫和蛹中饲养出了20多种天敌昆虫。经过筛选,发现了一种寄生率高、出蜂量大、能有效控制美国白蛾的蛹寄生蜂。该寄生蜂在科学上是一新属和新种。 这项生物防治技术以放蜂防治为主,连续放蜂4次,防治两代即可将美国白蛾控制下去。由于放蜂区不施用化学农药,保护了其它天敌,在放蜂防治地区的白蛾周氏啮小蜂的寄生率最高达88.02%,各种天敌的总寄生率达92%。经连续两年放蜂,使有虫株率降到了0.1%以下,并能达到持续控制的效果。 由于这种小蜂具有很强的飞翔寻找寄主的能力,2号站客服可以找到在各种隐蔽场所化蛹的美国白蛾产卵蛹寄生,克服了药剂防治污染环境、树木高大不易操作等弊端。市区和居民点等重要的园林绿化区,采用在2-3龄期喷洒美国白蛾多角体病毒加苏云金杆菌复合生物制剂,蛹期再放蜂防治的技术,防治效果显著。大连、陕西、山东、秦皇岛一些防治区采用此种以虫治虫的生物防治方法,2号站已连续几年未再发生美国白蛾危害。